作者:大德管業 來源: 日期:2018/12/26 14:20:40
鋼管端部在車絲前通常經過的機加工包括:切管、車外圓、鏜孔、倒棱和端面加工。這些工序一般都是在一臺專用車絲機上一次完成的,有的也可以在兩臺機床上完成。為了保證螺紋尺寸符合標準要求,石油鉆采用管的管端螺紋,出廠時需用各種儀器進行嚴格檢測,檢測項目包括螺矩、齒高、齒形、螺紋長度、錐度、緊密矩等。
管端定徑目的是減小鋼管橢圓度,保證鋼管機加工后的尺寸精度,主要用于石油套管。經端部定徑后的套管,端部車絲時的黑皮扣(留有漏車表面的絲扣)數量少,可提高成材率。
管端定徑采用冷變形工藝,常用的定徑方法有沖頭擴徑和沖頭擴徑+定徑環壓縮兩種。沖頭擴徑時減小鋼管橢圓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鋼管壁厚的均勻程度。對壁厚不均較嚴重的熱軋管如周期式軋管機軋制的鋼管(見周期式軋管機軋管),經沖頭擴徑后,管端的表面質量惡化。因此,為了消除壁厚不均的影響和減小鋼管橢圓度,應采用沖頭擴徑+定徑環壓縮法。由于冷定徑時,管端不但產生彈性變形而且也出現少量塑性變形。定徑后,在擴徑與非擴徑的過渡帶,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殘余應力,同時也可能出現因沖頭及定徑環造成的內外表面劃傷,導致產生輕微應力腐蝕現象。因此應盡量提高熱軋鋼管的尺寸精度,避免采用管端定徑的方法。
管端加厚主要用于石油管和
地質管。因管端車絲后管壁減薄,螺紋連接部分成了整個管體強度的薄弱環節。為了提高螺紋連接部分的強度,采用管端加厚的方法增加管端壁厚。此外,鉆桿(管)多采用管端與工具對焊連接、焊縫及其熱影響區是強度的薄弱環節。為了提高焊縫區的強度,一般也采用管端加厚。管端加厚的形式有內加厚、外加厚和內外加厚。
鋼管加厚的工藝過程是:管端加熱(在縫式爐或感應加熱器中)→加厚(用臥式鍛造機或水壓鍛造機)→冷卻→檢查。根據被加厚管的尺寸、加厚形式和加厚壓縮量的不同,所采用的加熱次數和加厚的道次也不一樣,有一次加熱一次加厚,或一次加熱二次加厚。為了消除因加厚所造成的加厚端與管體的性能不均現象,鋼管在加厚后通常要進行整體熱處理。管端加厚的工藝參數主要有:加厚前管端加熱溫度t始、加厚結束后管端溫度t終及管端變形長度L端:
t始=Ac3+(400-450)℃t終=Ar3+(40-80)℃L端=(1.05-1.10)L
式中L為計算所得的理論變形長度
使用過程中鉆桿的失效主要出現在加厚端與管體的過渡區,因此,過渡區的尺寸至關重要
管端強化熱處理即通過熱處理使管端車絲部分的強度高于管體強度一個級別。管端強化熱處理工藝包括管端加熱、淬火(介質為壓縮空氣、水霧等)和回火等。